北上注意丨深圳諾如病毒達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極強 1種港人最愛活動高危

食用安全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5/02/19 12:15

最後更新: 2025/02/23 09:59

分享:

分享:

【諾如病毒/深圳】北上注意!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發出警告,指可致急性腸胃炎的諾如病毒(又稱諾羅病毒)正處於活躍期,並已將病毒的風險等級由「低」升至「中」級。有醫生指諾如病毒可怕之處,除了具高度傳染性,更是酒精消毒及抗生素皆無效,因此呼籲民眾外出用膳時要小心,並分享防疫7招。

最新影片:

根據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監察數據,由2月12日至18日期間,為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活躍期,因此當地中心將該病毒的風險等級由「低」升至「中」級,並提醒民眾吃飯、煮飯前、如廁後務必洗淨雙手,尤其需注意生蠔之類的海鮮,必須煮熟煮透方可食用。

因此,熱愛北上打邊爐的人士,似乎更要留意,尤其當進食海鮮配料時。

由2月12日至18日期間,為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活躍期,因此深圳當地中心將該病毒的風險等級由「低」升至「中」級。

台灣胸腔暨重症學科醫生黃軒近日在Facebook亦有就「諾如病毒」發文指出此病毒疫情亦在台灣升溫,並指出生的海鮮,尤其是貝類及未徹底加熱海鮮如生蠔,均要小心。

4大感染諾如病毒高危場所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黃軒指出,不少人常用的殺細消毒酒精對諾如病毒是無效,建議應用肥皂洗手,而且相關感染者亦不適宜處方抗生素,因為可能加劇腸道菌群失衡。他又呼籲患者一旦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,有血便及有意識改變,便是處於危險狀況,需立即求醫,切勿拖延。

預防諾如病毒7大要點

黃軒又分享了7大預防諾如病毒要點,主要集中於個人衛生、飲食安全及環境消毒的範圍方面: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 

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,諾如病毒(諾沃克類病毒)常引致急性腸胃炎,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見成因,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。人們可以從接觸被感染的人、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,或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感染諾如病毒。所有年齡組別的人士均有機會受感染,而感染於冬天較為常見。

諾如病毒病徵

症狀包括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輕微發燒及不適。大部分患者一般會自行痊癒,症狀通常在1至3天內有所改善。

諾如病毒傳播途徑

感染可透過下列途徑傳播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